近日,从达州钢铁炼钢厂传来好消息,该厂通过优化炉后合金烘烤流程,使转炉平均出钢温度从1640℃降到了1635℃,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。出钢温度的降低,对节约吨钢成本发挥了极大的支撑作用,经测算,一年可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上千万元。
节约即是创效,降本增效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必须树立的理念,尤其是当前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局面,更需要全体干部员工勤思考、多动手,为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发展出力。日前,笔者走进达州钢铁炼钢厂,了解他们的“降本增效”小策略。
勤思考 找突破
“为企业创效不一定非要投入人力、财力,在不投入或尽量少投入的前提下创效,更能体现一线管理人员的价值。”这是炼钢厂转炉车间主任张兴勇常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“降低转炉出钢温度,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。”这一想法张兴勇在心里想了许久。“降低出钢温度,钢水中氧含量减少,合金收得率增加,钢水中杂物含量减少,纯度随之提高,钢材内在质量进一步提升。据行业经验总结,每降低1℃的出钢温度,吨钢成本可节约0.8元。”看得见的效益,让张兴勇下定决心探索。
针对如何进一步降低转炉出钢温度,张兴勇带领团队决定从炉后合金烘烤使用上找突破点。通过多次调研发现,转炉正常生产时段,在兑完铁水和废钢后,主炼工结合钢种成分测算合金加入量,并将一定用量的合金放入合金烘烤仓烘烤,合金实际在仓内烘烤时间仅5分钟左右,此时,焦炉煤气发热利用率不足25%,进入钢包内的合金烘烤温度不足200℃,这给钢水带来的温降依然较大。
“为解决焦炉煤气利用率低以及合金烘烤仓效能发挥不足的难题,张兴勇带领大家不断探索,尝试过缩短生产间隙、提高人工效率、延长烘烤时间等措施,虽有进步,但实质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。”炼钢厂生产技术科张德炳说。
在大家陷入困局时,张兴勇没有停止思索。他继续与炼钢厂专业技术人员到生产线寻找答案。
勤优化 创效益
“问题在生产线,解决问题还得从生产线找突破口。”张兴勇说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张兴勇带领团队从“炉次之间金属装入量变化不大,且在同一钢种情况下其合金加入量变化也不大”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突破点。“既然变化不大,那就可以提前预算合金总量,提前对合金进行烘烤,提升合金的烘烤温度。”
说干就干,张兴勇带领团队立即付诸实施。转炉生产过程中,技术人员提前预算下一炉合金总量,在上一炉钢水出完后,立即加入预算合金总量的80%左右,进入烘烤仓进行预先烘烤。其间,技术人员再次根据当炉具体金属装入量,对实际使用的合金总量进行核算,精准补入差量。通过不断摸索和实验,此项流程的优化,在生产中完全行得通。“炉后合金烘烤流程的优化,解决了合金烘烤仓效能发挥不足的问题,流程的操作性也很强。”炼钢厂副厂长何军元介绍。
经过测算,合金烘烤流程优化后,合金在仓烘烤时间从5分钟延长至13分钟。同时,焦炉煤气发热利用率由不足25%提升至52%,进入钢包内的合金温度从200℃上升至600℃。烘烤后的合金温度提高,炉后出钢温降进一步降低,这一流程的成功优化,为公司深入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“没有投入资金,只是动了脑筋,对以往的流程进行优化,一年竟能节约上千万元的生产成本。这次流程优化的实例,展示了炼钢人的‘匠心匠力’恒心。”张兴勇自豪地说。(来源:达州日报)